1)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个窝头上的生意经 下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诚有那边安排人下去找了铁匠,李大成挥了挥手,也给了底下的掌柜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四处转一转,再想想买卖的事儿。[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com]

  从粮食说到煤炭、钢铁,这圈子绕的有些大,不仅那些掌柜们需要时间想一想,李大成也一样要整理一下思路,涉及到整个网络的铺设,开始的时候还是要分清主次的。

  掌柜们刚散下去,李诚有的人回来说,刚刚设计的那两个铁炉,至少需要半月的时间来铸造,听到这个,李大成的眉头一皱,粗糙的翻砂活而已,差不多就成,这又不是铸炮,哪用得了半月的时间?

  “带我过去看看。”

  走进了货场附近的铁匠铺,李大成叹了口气掉头就走,条件太差了,一个风箱、一个铁毡、一盆水、一堆煤,几把锤子一个人就是铁匠铺了,打把菜刀都嫌费劲,更别说翻砂铸造了。

  “茂斋,让人查查货单,看看有没有洋炉子!”

  东方不亮西方亮,货场的货物杂乱程度,也相当令人挠头,从粮食到军火样样俱全,这段时间来的货物更是杂乱,许多船上,船主们都不知道装的是什么货物,只要给运费,许多货物都不是按件计价的,而是直接估堆儿。

  这就是积存货物的处理办法,在塔埠头很多时候,一艘远洋货轮的运费上万两,而一船数千吨货物的价格只有几千两,若按正常的货值来算,李大成这边还是赚大发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王茂斋派出去的人弄回了准确的消息,确实有一批洋炉子在货场堆着呢!

  跟着王茂斋手下的管事到了堆放路子的地方,被揭开的木箱里,装着一座嵌着铜花的铁炉,李大成仔细看了看铁炉的构造,应该是烧木材的取暖炉,这样的玩意儿李大成以前也见过。老毛子那边使用这东西的多,欧洲那边多半是用壁炉的。

  “这堆货花了多少银子?”

  “回二爷,这是老毛子运来的,一船货给了八百两!”

  听到这个。李大成笑了,针对老毛子,可不仅是南边的事儿,胶州府这边也是一样,不过若是加上运费。这样的买卖也不算亏血本。

  “抬一座到我那边,剩下的这些,找几个铜匠,用洋铁板根据烟囱的大小卷一批烟筒,将这批炉子发给京师的贝勒爷,这还得一两个月才能开春呢!今年说不准能用上。”

  给王茂斋的人说了一下烟筒的卷制方法之后,李大成又让人去码头上看看有没鱼,结果运气不错,有几艘渔船在,弄了一筐尺余长的海鱼。今天中午饭也算是有着落了。

  这一圈转下来,也快接近中午了,李大成弄来的炉子没有烟筒,但这难不住他,没有现成的,用砖砌一个就好,点上炉子炖上鱼,炉子旁边也用铁钎子插上了要烤的鱼,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