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9章 产业的跃进_学霸从数学建模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9章产业的跃进

  签订了意向合同之后,接下来自然便是茶水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几人聊起了前段时间曾一度在围脖占据热搜第一的“仙宫空间站对接意外,太阳能板未能完全打开”新闻。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六年前说起,一零年华国第一次发射了太空实验室卫星到太空中,进行实验,成为了华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也是华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

  随后的几年里,不断和新发射升空的载人运载火箭进行对接,用于完成各种实验内容。

  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这首座空间实验室也来到了寿命的终点。

  虽然它超期服役多年,做出来的贡献足以称得上是华国载人航天历史上划时代的丰碑。

  但不可否认,目前的空间实验室的确是个被弃用的航天器残骸,虽然我们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它现在的状态更接近于一个名词:太空垃圾。

  目前,太空垃圾主要是由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对于他们的处置方式,多数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置之不理,另一个是放任其跟随地球的引力逐渐降低,在受到地球稀薄大气的影响而缓慢坠回地球。

  比如多级火箭的第二级、第三级、上面级等,它们不像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前10多分钟内就很快被抛落的第一级、助推器、整流罩、逃逸塔等,而会开始环绕地球并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返回地球。这对任何一枚人类火箭都是如此,Space-X的火箭回收也仅仅针对火箭发射后几分钟之内就被抛落的第一级而已。

  对于飞在低到中高轨的太空垃圾,比如600~39600千米高乃至各种大椭圆轨道,目前完全无法处理。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和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

  而对于服役近六年之久的空间实验室,华国对其也是有感情的,不同于外国数家私人航天企业任意发射卫星,华国有限而高速发展的航天历史上,每次发射到太空中的卫星都会被全国人名所关注,数量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因此,对于这一枚服役六年的实验室,华国决定改造小型的飞行器后,使其飞上太空,连接到实验室,将其一起送回到地面上来。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漂亮国的航天飞机也曾主动移除过太空垃圾,但也只在1984年回收两颗入轨失败的昂贵通信卫星的任务中展示过,成本实在太高。

  单颗FT1火箭科研大约5个亿,火箭液氢氧大约450吨,一吨800到1000元,共45W元,算下来一枚火箭价格大约9000万人民币。但要是追溯到它的整个研发过程那可就多了,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