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一章 儒家荀派_网游之文明霸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嬴九,字为正;表面寓意为行端德正,但其实往更深层次扒还可以发觉其他意义。

  祖龙名政,又写作嬴正;为正,即希望嬴九未来成为和祖龙一样的人物。

  ……

  在与卢植的相处中,嬴九终于问出了他的疑惑:“先生,您为何如此看重于我?”

  卢植说道:“此天下心存大义之人不少,但有意、有能力将其实现者却是不多。所谓天不助人人自助,凡有义者,儒家弟子定当鼎力相助。”

  卢植对嬴九的关注,其实源于儒家内部。虽然儒家是一个整体,但内部亦有着不同样的学说理论,主要就是“孔孟学派”和“荀派”,所以他们对于嬴九这样一个“名人”,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

  卢植作为汉末大儒,自出世以来就和儒家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但他却又不仅仅是儒家弟子,他在法家学说和兵家理论之上也有极深的造诣。

  总结起来,卢植可以说是世间罕有的儒将。自然而然的,他更亲近于亚圣荀子的“荀派”,还成为了荀子的记名弟子。

  ………………

  这是因为荀子在儒家之中,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颠覆了儒家一如既往的“性善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性恶论”。

  荀子早年师从宋荣子。

  宋荣子的主要思想是“崇俭”、“非斗”,与墨家类似,有人将其视作墨家之人;其实不然,宋荣子乃是道家之人,善于糅合各家学说,儒道法墨皆有,而且还擅长辩论,这一点深刻的影响了荀子。

  (PS:后惠施还结合宋荣子的辩论技巧开创了名家。)

  到后来,荀子更是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校长)。稷下学宫作为当时百家学说汇聚争鸣之地,这使得荀子学遍了百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儒家荀派。

  荀子好学,也好劝学,他认为人类追求知识的过程是不应该停下来的,即是“学无止境”;在荀子的思想成熟后,他甚至还在自己的著作中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宋荣子,认为他的思想有问题。

  这和当时“尊师重道”的主流认识完全相背,一时间让荀子饱受诟病,哪怕是在儒家内部也对荀子充斥着反对的声音,但其仍岿然不动。

  这就是荀子!

  而在荀子门下亦是有八名出色弟子,可这几人虽然是儒家出身,但却没有一个是干“正事”的,可以说都是“跨界大佬”。

  弟子李斯、韩非成了法家代表人物,李斯最后还成为了秦相;

  弟子毛亨钻研《诗经》,成了诗家大佬;

  弟子陆贾成了政治思想外交家(此流派有一大佬,即是《晏子使楚》中的那个晏子);

  弟子张苍成了西汉初的丞相,又因西汉初年以道家治国,张苍亦是偏向了道家;

  弟子陈嚣成为了孝成皇帝的老师,弟子浮丘伯成了楚元王刘交的老师。虽然儒家也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