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章 英国人找到了方向_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圣托马斯大学在支持南洋、南华、巴达维亚三所大学建立过程中,自身也能获得相当的利益。譬如,三所大学的西班牙语专业,基本上就委托圣托马斯大学来主持了。

  这样的机会,既能留名,也能挣钱,何乐而不为?

  三所大学的举办,当然不会这样容易。巴达维亚大学,其地址是确定了的。只是具体落址由巴达维亚市长协助即可。

  南华大学的地址也是确定了的,马辰决定将其建在轩辕城。

  但南洋大学的地址选择却有些问题。按马辰的想法,当然是建在东极城,一来回报东极城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二来尼伯尔这人对自己也算是不错,也算是给他一个回报吧。

  但是,在荷属印尼地区,可不止一个巴达维亚和一个东极城,像万隆、苏腊巴亚、巴邻旁等城市,其规模都比东极城要大得多。

  东极城,主要是华族人数比较突出,因为从地理上他很接近华夏。

  但最后,马辰以不办相威胁,“如果南洋大学办在其他城市,那南华方面就退出这所大学,我们双方在东极城另外合办一所大学,譬如,就取名东极城大学?”

  这时那些参与争夺的城市才突然明白,别个南华出钱,自己办大学,你争个毛头啊争。你要办,自己出钱办就得了。

  当然这事儿对于彼得梅尔库斯来讲,是皆大欢喜的。学校办在哪里,只要在荷属管辖地区之内,都是他的政绩。其他城市的市长来争取,这说明他们有办学的热情,这是好事,哪怕他们争输了,也算激发了他们在某个方面的打算。这于促进地区文化教育之事,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好事。

  那么,三所大学对华人的“利益”到底在何处?

  实际上,儒家学说衰亡之后,华夏想要新生,必须在文化上另找支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联当时的文化引进,虽然不太成功,但对儒家的克制也有很大的作用,至少,培养了一代知道“世界地理”的华夏人。

  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支点理解为“平台”,一个新的文化新生的平台。华夏到底该向何处走,现在满清还在强行关起门来睡觉,哪怕马辰马他们叫醒,他们还在那是装睡。

  不过马辰也取得了人口这一机会。你不重塑这个平台,那就由我来吧!

  接受西方的理念与文化,在后世我们是被迫接受的。那里我们遭到侵略,被敲打,被封锁,被别人看不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打开国门,所以一时之际,好的坏的,都涌了进来,而国人在这个过程中,吸收西方的东西几乎是“全盘吸收”,于是也就造成了一些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后果。

  说实在话,每一种文化里,都有让人堕落的部分。

  譬如西方文化中的性,而华夏年代一代捡起就跑,结果带来了不伦不类的变化。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