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章 足迹_第一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家村、刘家村、张家村三个村子成三角之势,坐落在山中。李家村在顶角之地,另外两个村子则在底角。

  李家村上边有一湖,名曰玉泉湖。安徽地带,雨水充盈,湖水碧波荡漾,单以水量来算,玉泉之水可以灌溉良田千亩,足够三个村子用水。

  李家村临近玉泉湖,开渠之后,湖水自然而流,顺渠而下,这就是干渠。在渠道上开口分支,通入到各家田地,是为支渠。干渠流经田地,支渠通向各亩田地。湖水从干渠中,分入到支渠中,可以灌溉所有田地。

  但是湖水之力,渐流渐远,力道减弱,待流进刘家村和张家村时,干渠之中水力已经近乎消散,若是李家村在干渠道上,再开分支,那么到了两个处在底角位置的村子,几乎已经看不到水流。

  三家村子在此处已过百年,平日里由干渠道引水,流进各村,村民再挑水灌田,倒也够用。只是到了夏季,阳光毒辣,庄稼需水也就多了,这渠道之水就显得有些不够用。

  直到大约二十几年前,有一老先生突然出现在李家村。老先生做一教书先生打扮,自称姓范,村中父老称其为范先生。范先生见村民终日挑水浇田,不忍他们耕作劳累,于是集中村民在湖水浅水处建了一座水车。

  水车车高三丈,成圆周布置。在圆周圆心,由一根长约一丈,合粗抱的车轴,穿过支撑。在圆周周边,按等距布置有二十四根木制辐条,呈放射状展开。

  每根辐条带有一个刮板和水斗,转动之时,刮板刮水,水斗装水,逐级提升,注入水渠干渠内。而后又将渠道加高,顺着三个村子的方向,一级一级向下递减,流入各村中。

  这样借助从高向下的流水之力,各村村民再从干渠中接出支渠,支渠通入各家农田,浇灌田地,水量充足,水力有劲。既解了村民挑水之劳,又解放了劳作的村民,可以让他们学习其它技艺。

  范先生在村中又开设学堂,教各人读书认字,木活,铸铁,种植树木等各项技艺。一时间,三姓村民如同一家,各司其职,三家无论田地产收,房屋建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约过了一年,范先生留下一些书籍,离开了李家村。

  不成想,三年前这里遭受了暴风的袭击,水车被摧毁,众人却无一人能修。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用干渠引水到各村,各村再挑水灌田。只是李家村若是在干渠上接出支渠,另外两村就无水可用,于是每到夏季,干旱缺水之时,三家村子就屡屡发生争执。

  听完了李大爷的讲述,桂云大致明白了三个村子之间的纠纷根源,都在这水车之上。

  桂云思索了片刻,对李老头说道:“李大爷,能否带我去看看这架水车,或许我可以修好水车也说一定。”

  “太好了,太好了,小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