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1章 街头往事_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2章街头往事

  李晓华刚在歌舞伎町大街上混的时候,只是听说歌舞伎町有不少黑社会成员,但是他并没有和日本黑社会的人有过正面接触。

  那个时候,街上常常走过一些看上去像黑社会成员的人,他们穿着黑色西装,戴着墨镜,裤子肥大,满脸横肉,但仅凭这副外表,他还无法明确判断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黑社会成员。因为他对于黑社会的了解,更多的来自于出国前看过的香港电影。黑社会虽然凶狠,让人畏惧,从影视作品中看他们好像只与对手斗,对平民百姓他们好像不屑一顾,当然平民百姓也不会去招惹他们。

  李晓华就是秉承着这种理念才敢在黑社会肆意横行的街头混生活。李晓华认为:只要自己不做出格的事,不招惹这些看上去像黑社会成员的人,就不可能遇到什么麻烦。然而,初来乍到的李晓华想得太简单了!

  二十几年前新宿歌舞伎町不像现在的歌舞伎町这么热闹繁华。如果说现在歌舞伎町每天的人流量日达百万,二十几年前每日的人流量只不过几万人。现在随处可见从内地来的中国游客,但在二十几年前却并不多见。那时来到歌舞伎町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来自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外国人之中,其次多的就是韩国人。女孩子则以菲律宾和泰国的居多。

  李晓华每天站在大街上,胸前别了一块用汉字书写“本地导游、免费咨询”的胸牌。渐渐地有一些来自台湾、香港的游客或来考察的公司职员们频繁地上来问话。

  “你也是中国人吧?听说这一带有可以看脱衣舞的地方,能告诉我们在哪儿吗?”他们打听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这个话题。

  那时候,每天站在歌舞伎町大街上敢于说自己是中国人“案内人”并不多,自然而然的,李晓华就成了众多华人游客的带路人。

  在大街上拉客一段时间后,李晓华就辞掉了中国餐馆的小时工工作,专职干起了咨询带路的引路人工作。

  遇到台湾人他就用普通话,遇到香港人他就用广东话和他们搭腔。来到日本的头两年,李晓华在学校专攻的是日语,因此,他的日语对话进步的很快,如果没有日语基础,就是把外国游客领到“风俗”场所,也没有办法和风俗场所的日本人交流,如果不会说日语,就没有办法讲提成拿回扣。日语的精通为李晓华在这条街上的活跃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持。

  为了能多挣点带路的小费,每当遇到华人向李晓华问路,他都会主动停下手里的活儿。只要是他知道的地方,都会热情地为游客引路。作为回报,有些游客会给他一枚五百日元硬币或一张千元钞票作为小费。在这一过程中,他对歌舞伎町的地理环境和各个店铺的情况也越来越熟悉了。

  有一天晚上,李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