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0章 碧玺迷_寻宝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碧玺这东西,在西方科学界,被称之为电气石。

  因为这东西,经过人体佩戴,摩擦之后,会产生静电,吸附一些细小的灰尘,所以又被称之为吸灰石。

  但是碧玺这名头,源之于古锡兰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混合宝石’。

  这东西真正作为宝石流行起来,还是在清朝的时候。

  清朝开始,因为历代皇帝对美玉,以及翡翠的喜爱,碧玺也成为了当时很多名流贵族的心头之好,甚至成为了权利的象征。

  当年很多清朝一品和二品大臣的顶戴花翎,上面的捻扣就是用碧玺来制作的,还有人用碧玺来制作成朝珠。

  而等到了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掌权之后,因为对翡翠的喜爱,这种颜色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碧玺宝石,也成了慈禧太后的心头好。

  她开始疯狂的在国内搜刮顶级的碧玺,来制作成她钟爱的饰物,以至于到后来,清朝甚至干脆从美国圣地亚哥的进口了大量的碧玺宝石。

  而这些宝石,几乎全都来至于加利福尼亚大梅沙平原的伊巴拉雅碧玺矿,从1902年开始,一直到1911年,清王朝寿终正寝,清朝一共从伊巴拉雅碧玺矿进口了超过一百二十吨的碧玺原矿石,由此可见慈禧,以及她的继任者们对这种宝石的疯狂痴迷。

  当这个真相被公开之后,中国的历史学者们给慈禧又新增了一个外号,那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碧玺迷’!

  当年的伊巴拉雅碧玺矿,也正因为慈禧太后对这种宝石的疯狂喜爱,而兴盛一时,以至于当清王朝寿终正寝之后,这家碧玺矿因为没有了主要的出口对象,不得不封矿关闭,直到最近几年,碧玺的价格又开始随着中国爱好者的口味,而重新上涨之后,才又开始从新开了矿。

  清王朝灭亡之后,中国的历史学者们,就一直苦恼于,历史上记载的慈禧太后的那两枚翡翠西瓜。

  因为根据清廷宝数的记载,那两枚翡翠西瓜是真实存在的,可是按照中国人对翡翠的研究,翡翠是不可能出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差的。

  所以历史学者们一直很好奇,这两只被慈禧太后视为命根子一般的宝贝,到底真正长什么样?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翡翠材质。

  如果真的是翡翠材质的话,那可以说是宝石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毕竟纵观整个翡翠宝石的发展史,还真就从来都没有发现过这样两种色彩分明的顶级翡翠宝石,而且个头还那么大。

  如果真的是翡翠西瓜的话,那绝对可以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了。

  只可惜他们只能靠想象来猜测,因为一直没有实物的佐证,因为在1928年的时候,著名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带着他的部队,光顾了慈禧的墓葬。

  他们炸开了东陵的门,从里面盗走了无数的宝物,其中就有这两只翡翠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