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九月九日忆圣墟兄弟_儒道至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谢,然后快步与其他四人一起向文台走去。

  那四个人一起幽怨地看着方运,悲伤得如同一个小孩子连续被抢了一年的零食。

  方运轻咳一声,稍稍一拱手,走上文台,走向第五张桌子。

  五个人在桌子边站定,一个人小声嘀咕:“传说那次中秋文会上,有个天才恨方运恨得要死,就是因为司仪原本要介绍那人,可方运的那首《水调歌头》传天下,掩盖那人的文名,那人到底写了什么至今无人知晓,不知道流过多少泪!要不咱们四个先比吧?最末的离开,先让卫家主诵读我们三人的诗文,等咱们离开,再让方运自己写,让他跟南宫大儒争魁首。”

  “别妄想了,若是我们有机会反抗,何必苦苦哀求那些人。你看台下那些人的笑容,我真想跳玉山!”

  “一起写吧,写完一起跳!”

  “好!”

  四个人一起悲愤地动笔,但只写了一句,四个人同时抬头看文台下的众人,发现一个更悲伤的事情,所有人竟然全盯着方运一个人看!

  无论是第一桌的大儒或大学士还是远处的妇女孩子,哪怕是那只白色的狐狸都没看他们四人一眼。

  甚至连主持此次文会的卫家主也走到方运身后,一边看方运写字,一边以舌绽春雷念诵,这是之前所有人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不写了!”一人悲愤放下笔,匆匆走到方运身后,伸长脖子看。

  其他三人相互看了看,默默地做出相同的举动,一起走到方运身后。

  卫家主以舌绽春雷念诵标题:“九月九日忆圣墟兄弟……”

  方运继续书写。

  “独在异乡为异客……”

  卫家主念完,众人就见橙黄色的才气自纸面升腾,但升得极少,仅仅两寸,不仅比当世的许多诗词天才差,哪怕跟重阳文会的其他人比都丝毫不出彩。

  “江郎才尽!”小国公低声道。

  雷远庭含笑点点头。

  左席许多人摇头叹息,看似惋惜。

  反观右席之人一言不发,紧张地盯着方运。

  方运徐徐写下第二句,卫家主也慢慢念诵出来,然后所有人都看到从未见过的奇景。

  方运每写一字,才气升高五寸,那才气不是涌动,简直像是在飞!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第二句七字写完,纸面的才气整整升高了三尺五寸!

  绝大多数人都被这恐怖的才气成长惊呆了,根本就没人见过这等异象。

  “传说中的一句镇国!”一个进士脱口而出。

  但是那些文位较高的人却没有在乎这才气异象,而是在揣摩这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文相姜河川忍不住喃喃自语:“思亲之诗千百篇,却抵不过方运七个字。”

  “此句的情感之真、之深,已达返璞归真之境界。辞藻远远不如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其中的思念之情竟然毫不逊色。不愧是方镇国,我等写诗千百首,永远也写不出如此真挚却朴素的诗句。”

  “前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后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接着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前几日更是出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今日再加上‘每逢佳节倍思亲’,方运写情之强,怕是前无古人了。”

  “曹植若是再世,恐怕会亲自摘下‘八斗之冠’,赠予方运吧。”

  在众人的议论中,方运写完全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才气冲破四尺,正式镇国。

  文相姜河川起身,缓缓鼓掌。

  其余人陆续起身,包括武国大儒南宫冷在内,连孙子因方运而死的兵部侍郎童峦都不由自主轻轻点头。

  重阳文会第三次全场起立。(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