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龙人人手一天龙_诸天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佶发现,不管在哪个世界,佛门似乎都是一个吊样子。

  怂!

  吃硬不吃软。

  不过,这种怂僧,赵佶还是很喜欢的,至少不用再多花心思去谋取神通功法,也不用大开杀戒。

  罗汉法相、大威天龙真功、天龙梵唱、金刚怒目法相、大罗法咒、六字真言、卍字手印……

  等等等等!

  罗列在赵佶面前,他随意翻阅了一下,都是真经,没有弄虚作假。

  不过,赵佶也知道,金山寺还是隐瞒了更重要的一些,这些真经虽然珍贵,但却没有那些充满了灵意的历代高僧传承法门存在,需要修行人亲自去悟,才能有所成就。

  那些有灵意的法门传承,能直接映射进修行人的识海,使修行人掌握佛门神通的真意,那才是金山寺的底蕴。

  现在这些秘籍,也就是秘籍,悟性不够,谁能看懂?看懂了,再慢慢修行,几人能够得道?

  但这些在赵佶面前,在大宋即将成立的天道院面前,即便是曾经的大图书馆面前,也都不是问题。

  赵佶最擅长的,就是格物,将复杂的问题剥丝抽茧般化为浅显易懂的问题,然后无数人努力之下,一一破解,咀嚼成最易消化的营养,滋补天龙大宋所有“天龙”人。

  现在,金山寺这些秘籍的抄本就放在了新建立的天道院里。

  天道院,赵佶为儒家所建,以儒家修行为根本,培养儒门人才和神通,以“格尽天道之下万物”为己任。

  佛门神通,自然也在其中。

  临安西子湖畔,新建的浩然巍峨的天道院里,赵佶将金山寺所有神通翻阅了一遍,其中不乏重复之处,一一删减。

  所谓禅宗第一力之神通——大威天龙真功,在他看来并不完善,一座金山寺,足可揉捏成一部真经。

  “以大威天龙为本,天龙梵唱、金刚怒目法相、大罗法咒、六字真言、卍字手印……这些法门足可以融合进去,最终以万化一,得成大道。黄卿,朕先来格一格大威天龙真功,其他这些法门,你组建一个课题组,先看着。”

  聚集大宋上百位大学士,黄裳传下儒道种子,灌输大宋气运,对于“吹牛逼”的神通,也都熟悉了起来。

  黄裳对于新组建的天道院信心满满,施礼道:“陛下,臣这便去组建个佛学组,将金山寺彻底格明白……”

  赵佶对这门“鬼畜”的神通很有兴趣,倒并不是为了恶搞,而是真的有极其强大的战力。

  如果大宋“天龙”人个个人手一大威天龙,大宋神朝,大概就能真的能够称之为神朝了。

  这对赵佶而言,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举国修行的突破。

  必须要重视起来,为此消耗万两气运都是值得的。

  修行无岁月。

  西子湖湖面,大浪翻卷,水浪滔天。

  一头狰狞恐怖的天龙,破水而出,直冲天际。

  龙首探出云层,利爪撕天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