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2章 林北回归_穿越三国之重生成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拦就是指拦截水,这也是大坝最主的功能,所以大坝又称为拦河坝。—乐—读—小说.{2}{3}{}{x}.

  黄月英虽然是第一次主持修筑水坝的工作,但是她知道李冰的事迹,并且对如何修筑拦河坝有一些研究,林北让她来做这件事情,黄月英认为一个挑战,就像制作木牛流马一样,黄月英很喜欢这种挑战。

  黄月英带着匠人们乘坐军船在湄公河巡游了三日,对要在这条河上如何修大坝已经有了腹稿,不过黄月英随后认为,修大坝有些难读不提,但是首先需要的水泥太多了,以如今望海和临江两城的水泥日产量来说,远远不能满足修大坝之需,何况修路也得需要大量的水泥,于是,黄月英和安忠直商议了下,大坝暂时搁置,黄月英又鼓捣起桥梁来,这也是林北交待的任务,而且这比修大坝更加迫在眉婕。

  随着往湄公河上游修的路线越长,湄公河的支流变得多了起来,一些小河可以不用修桥,因为可以直接断流,比如宽度在十米左右的小河,但是湄公河的支流可远远不止这种小河,支流中一些宽度在三四十米的河相当多,甚至还有超过百米宽的河流,这便需要迅速的搭建起大桥,以便保证路线的畅通。

  这天,黄月英带着一些石匠赶到了临江城上游八百余里处的地方,军船拐进了湄公河的一条支流,这条支流有个很奇怪的名字,叫一江。

  一江的江面相当宽阔,江水从西注入湄公河中,正好把修路的方向给拦住了,军士已经乘船探索过了,一江五十里内都没有特别窄的江面。所以只能搭设桥梁,使路通过,黄月英和匠人来就是准备斟察一江的地形,然后拿出主意来,尽快架起桥,不至于耽搁太多的时间。

  “这条江多宽?”站在船头。黄月英问道。

  “较窄之处三十余丈,宽处达五十余丈,水深十余丈。”边上的军士言道。

  听到这个数据,黄月英没有说话,匠人们已经在议论了,事实上,许多匠人对搭桥一事都并不陌生,一些石匠或是木匠或多或少都搭过桥,虽然都是小桥。但是小桥的架设和大桥的原理都是相同的,作用也都是一样的。

  “水深不过十余丈,我们可以先制造几个水泥桥墩子,依次放下,桥便修于其上。”

  黄月英问:“如何架设桥墩?水深虽只十余丈,但是何人能下?我等连河底的情况都知晓不了,桥墩下方又该做成如何形状?否则一旦不平,桥即崩塌。”

  “不若把桥墩造成尖状。刺入河底?”

  “河底石头坚固,此法不可行。”黄月英皱着眉头。当即便否决了。

  “黄大人,此河窄处宽不过三十余丈,不若只架设两岸桥墩?再以拱桥之法,跨过河的中间最深处,如何?”

  “正如你所言,此河宽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