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第 111 章_这片海我承包了[直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在哪里?”电话一拨通,隗庆阳就在那边问道。

  “我在家。”

  “裤衩台记者在赶来的路上了,底下所有瓷器都已经出水,尤教授和康教授他们已经准备返航,你把位置发给我,我这边尽快安排人去接你,咱们文物局门口汇合。”

  敖丙:……

  没想到真被敖爸给说准了。

  略收拾了一下,来接他的司机就已经到了小区楼下,等到敖丙急匆匆地坐车赶到了文物局,那边考古队也已经带着一晚上的收获回来了。

  虽然一晚上没睡,但整个考古队每个人都精神抖擞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一问才知道,除了那些瓷器,这次他们还在海底打捞到了一批金箔书,金箔裁切规整,上面錾刻的是全册《佛说菩萨十住经》,系唐后期皇家寺院藏品。

  这些金册佛经,更具代表性,几乎可以明示这些海底文物的出处了,唯一可惜的是,打捞公司没在附近海域找到沉船,很可能一千多年的海水侵蚀,沉船已经被腐化成泥了。

  不过尤教授他们还是很激动,回了文物局以后就迫不及待地跟上面申请,要求普陀山那边不肯去观音院与考古队对线,配合他们进行接下来的调查研究。

  普陀山那边接到消息也懵了,一问才知道,津市这边竟然发现了一尊新的观音宝像,与不肯去观音院的那一尊一模一样。

  不肯去观音院的主持一听到这个消息,心下顿时一个咯噔。

  多年来,其实不肯去观音院一直有一个说法,咸通四年,东瀛僧人慧锷自九华山奉观音宝像归国,途径东海时在洋面受阻,因菩萨不肯东去,在东海时招致海啸龙吟,慧锷所带领的整船僧侣尽数被掀翻在海上,菩萨慈悲将僧侣送至普陀山海岸,但请来的观音像却已不知所踪。

  慧锷感觉到菩萨不肯前往东洋的意愿,才在接连三次请佛后放弃了携带观音归国的打算,又因其从皇家寺院请来的菩萨宝像丢失,慧锷觉得心有愧疚,无法向九华山交差,于是找了一个奇异僧人赶制了一个复刻版,匆匆交由普陀山一张姓渔民代为供奉,后梁贞明二年,地方政府在这个渔民张氏的旧址上建立了“不肯去观音院”,才有了普陀山开山供佛之始。

  这个说法因为时代久远,加上经历破除四旧的那段特殊时期,不肯去观音院也未能幸免,遭受过劫难之后,很多经书资料都已经被毁,知道内里详情的人也早已经去世,对于不肯去观音院的来历和相关记载,都是靠各种渠道信息打探补充而来,真真假假的其实谁也无从判断。

  但现在,一听说津市竟然出现了一尊一模一样的秘色瓷观音,不肯去观音院的主持立马就意识到出大事儿了。

  敖丙那边听到消息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