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 耳光_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二人虽是额役,更似挂名,天天鬼混不上班。

  只不过二人大哥是巡检,二哥是大使,后台极硬,他们上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怎么管他们的事。

  齐班头所说的辐辏街算是邳州城的红灯区,青楼茶馆众多,很多不良人士常年在那边瞎混。

  ……

  经过这个小插曲,杨河等人进城,邳州城南北水陆要会,通衢之地,商民辐辏,特别泇运河开后,尽避黄河之险,更是迅速繁华起来,南来北往的商货在这边周转。

  北方的山果、木材、药材、皮张、杂粮、棉花、油、麻等南下,南方的竹木、瓷器、丝绸、茶叶、稻米、纸张、棉布北上,经由二河集散辐射,邳州当可称商旅所萃之地。

  这边街市也很多,光光专门的市行,就有布市、米市、板木市、竹竿市、杂货市、瓷器市、铁器市、毡货市、竹篾市、席市、猪市、果市、菜市等等。

  走进城内后,就见商贾迤逦,百货聚集,热闹非凡,似乎当日杨河自宿州境起的逃难惨况,只是梦幻一场。

  这也是南北孔道,交通要地的结果,泇运河开后,繁华了邳州,衰败了徐州。

  不过城内不是没有阴暗,道路残破,沟渠壅塞,垃圾积水众多,显然官府无钱修葺。

  又穷苦之人极多,个个衣衫褴褛,乞丐难民更随处可见,很多人无处居所,就那样一堆堆挤在屋檐之下,显然官府的赈恤救济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露宿街头的人,这种寒冬天气,怕迟早要冻饿而死。

  一路过去,处处是衣着光鲜的商贾富豪,处处是流离失所的难民百姓,可谓形成鲜明的对比。

  杨河深深一叹,邳州情形,就是整个大明的缩影啊。

  这样下去,安可不出大问题?

  胖皂隶刘可第要带杨河到邳州城最好的客栈去歇息,不过杨河打算先去看看城内的打铁师傅。

  似乎铁铺多在郁家巷一片,这边也离铁器市不远。

  一行人策马过去,在各类或宽或窄的街巷转来转去,就到了一条不宽的街巷,颜色有些深黑,隐隐听闻丁丁当当的声音。

  “相公,这邳州城最出名的打铁匠就是郁家铺了,已经传了好多代,现在这郁铁匠快七十了,干起活来还是很利索。”

  刘可第为杨河介绍着,一边牵着马往一家铁铺过去,远远看去,那店铺四壁乌黑,打铁炉,铁墩,大大小小的铁锤堆放一地,不过此时铺门口似乎围了一些人在观看。

  还有隐隐的争执声音:“……你们这是欺人太甚,俺不想孙女被祸害了,就将俺的班匠银涨了五十倍,这大明还有王法么?”

  “……王法?郁老头,你快七十的人,还这么的不知趣,要知道俺家的头,可是为韩指挥使办事,你在邳州跟俺讲王法?”

  “……俺郁家不是好欺的,俺上面也是有人的……”

  “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