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4、出荣国府记35_红楼之我本凉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琮被王东铭带入了京城的文臣圈子,虽然现在他还未被授官,地位不高,但也算登堂入室了。除了师门之外,同年的进士之间,也来往不少,自己的关系网在缓慢地形成之中。

  贾琮既然不准备再隐瞒自己‘世外客’的身份,陈书商自然是求之不得,立刻向外披露了这个消息,当做一个卖点来宣传。读者吃惊之余,也对《晨曦探案录》更加追捧,新出的那本书的售价和销量都创下了新高,颇有几分‘洛阳纸贵’的阵势。

  其实究其原因也很简单,无非是人的心理变化罢了。以前人们都以为这‘世外客’是个不得意的落第文人,不过是为了糊口写书的。这话本子写得虽好,但终究不是正途。现在,大家蓦然发现,原来这是个二甲进士的手笔啊,还是少年进士,大儒王东铭的弟子,那逼格就一下子上去了!那爱看探案集就不是下里巴人的爱好,而是欣赏阳春白雪,有品味的象征了。

  同样的事情,不同身份的人做起来,那人们的看法和评价是迥然不同的。比如刻章吧,工匠们做得再好,也只是门手艺,不登大雅之堂。而文人刻章,尤其是有名的文人,那就是高雅的爱好,为人赞颂的才艺。世情就是如此。

  再探寻一下贾琮的身世,喝,颇为传奇啊!荣国府袭爵长房唯二的儿子,被出继给了断绝血脉的族人,自己却争气,小小年纪就得到了功名。内幕原委,唉,大宅门里的隐秘,不可说,不可说啊!说起王大儒收他为徒的原因,其中也有段故事。咦,那书中写的‘海姆立克法’难道是真的有用?咱们还以为是那‘世外客’瞎编的呢,可得记住了,危急之时能救命呢!

  有好事者重新又把探案集细看了一遍,发现虽然是探案故事,但书中也写了不少有用的知识,无论是天文地理,医药经济,海外百态,都颇有可观之处。嗯,不愧是有才华学问的进士写的。这下子,这探案集的热度就更高了,而且探案集雅俗共赏,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了许多拥趸者。贾琮也小有名声,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眼见贾琮羽翼已成,贾母心中再如何不甘,也不敢妄动了。否则,荣国府会更加名声扫地的。那不孝的还暗示贾珍道,若是他被纠缠得厌烦了,就索性把这一切经过原委隐去人名,写进书里去。这下,贾珍惶急了,也吓住了贾母。她安慰自己道,罢了,贾琮一时想不过来,还是慢慢来吧。

  不久,贾母又发现了一些变化,让她又是高兴,又是气恼,心中说不出是何滋味来。

  荣国府陆续接到些请做客的帖子,下帖子的都是清贵体面官宦人家的太太小姐们。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