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三十三章 粮食钱财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留在长安的朱友文并未受到苛待,一个文人,也经不起皇城司的手段。

  就在李晔以为朱温遗忘这个义子的时候,寇彦卿终于回返长安。

  不过不是二十万石粮食,而是五万石,还要释放历次大战中的梁军俘虏。

  虽说漫天开价落地还钱,但朱温实在太小气了,连王建都弄了十万石粮食,身处中原的朱温没理由拿不出二十万石。

  至于俘虏,李晔谈都没谈,以现在关中的缺人程度,不可能放他们回去。

  再说很多俘虏在忠义堂的教化下,已经转变了。

  最后谈成三万石粮食换朱友文一人。

  这个结果勉强能接受,朱温儿子加上义子十几个,杀了也没用,还不如换粮食实在。

  进入十月下旬之后,天气一天天变冷。

  北风呼啸,但就是见不到雨雪。

  从六月底到如今,关中下的雨屈指可数。

  冬天没雪,既意味着来年必生虫灾、旱灾。

  虽然有洛阳和蜀中的粮食,但如今关中的人口也在攀升。

  “葛从周大军屯驻唐州,细作散步荆襄,赵匡凝已经不敢再卖粮食给我们了。”赵崇凝低声道。

  以现在关中储藏的粮食,勒紧裤腰带,挺个两年没问题,但想有进一步的动作却是别想了。

  “找王建买。”蜀中从古至今就是天下粮仓,唐军大军屯驻在山南西道,王建不敢不给面子。

  “陛下,臣建议只封赏有功将士,不宜大肆封赏全军。”赵崇凝谏言道。

  “嗯?”李晔眉头一皱,他不喜武人干政,但也不喜欢文臣干预军事。

  赵崇凝无视李晔的不快,“历次大战,陛下赏赐丰厚,将士奋勇,但长此以往,形成定式,士卒无赏不战,无赏而怨,是害国家矣。况且朝廷军俸已经很高,若是在再大肆封赏,朝廷负担加重,望陛下深思。”

  李晔的一大好处就是听人劝,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瞬间就想起李从珂李从厚兄弟俩争位,李从厚困守凤翔孤城,金钱开道,沿途许诺攻下洛阳每人赏赐一百缗钱,就这么一路畅通无阻走进洛阳城。

  成事之后,搜刮洛阳全城也凑不齐,逼死无数百姓。

  甚至连太后、太妃所用的器皿、服饰、簪环什么的全部搜刮了出来,还是不够,士卒怨恨,编了一首歌谣:“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国家搞成这个份上,不亡才是怪事。

  “可以。”李晔从善如流。

  唐军的军俸已经很高,粮食不会凭空得来,士卒多拿一分,百姓就会少一分。

  李晔接手的唐廷,本就是烂摊子,只剩一座长安,连腹心之地的同、华两州都封了节度使。

  只不过在李晔的带领下,一路攻城掠地,才掩盖了财政的困局。

  特别是盐池的收复,让唐廷回了一大口血。

  但如果不能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大唐不可能复兴。

  就算要如草原天骄一样杀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